企業(yè)如此脆弱,“無雇主時代”加速來臨
疫情沖擊下,已有數以萬計的企業(yè)倒閉,其中受創(chuàng)最深的是中小企業(yè),它們占比高,吸納就業(yè)人力多,可以想象這兩年的疫情,影響的層面有多么廣泛。
教育部預測,2021年我國高校畢業(yè)生將首次突破900萬人,達到909萬人,2022年,畢業(yè)生將超過1000萬人,應屆生求職數量遠大于招聘數量。
雖然我國經濟復蘇較快,但就業(yè)形勢依然比較嚴峻。在對未來市場環(huán)境預測不利的情況下,很多企業(yè)為了維持經營,不得不采用“斷臂求生”的方式,削減員工,以節(jié)省成本。
另一方面,自由職業(yè)者越來越多。依據全球數據的統(tǒng)計,有52%的自由工作者為29歲以下的年輕人,88%在39歲以下,這樣的數據趨勢顯示,年輕時代必需加速養(yǎng)成獨立存活的本事,而企業(yè)組織也更難擁有這群崇尚自由、不愿被體制約束的主力軍。
企業(yè)逆勢攬才,找的不是一般人!
時間來到2021年11月,招聘軟件發(fā)布的職位需求數量逐漸恢復。但是,對于上班族而言,理想工作仍然難覓,因為工作職缺已有了很大的質變。
由于疫情加速了線上商模、5G、大數據、AI,甚至最新的虛擬世界“元宇宙”的發(fā)展,企業(yè)朝向數字化、科技化的腳步逐漸加快。就業(yè)市場上,不盡相同的各種“2021十大新興熱門職業(yè)”排行榜,都表明未來含金量高的職位多是高科技、高技術密集型的工作。
在危機過后,逆勢出手搶人才的公司,不會輕易浪費子彈;他們要延攬的不是一般人,而是具備即戰(zhàn)力,能跟上趨勢、立即帶槍上火線作戰(zhàn)的職場高手。
新冠病毒肆虐,加速了企業(yè)數字化及擁抱新科技的決心與速度;AI、大數據、演算法、信息安全、區(qū)塊鏈、5G等工程軟件人才,由于供需失衡,身價水漲船高;理工科的碩士畢業(yè)應屆生年薪可達百萬元,3-5年經驗的工作者,不到30歲,就能擁有2~300萬年薪的身價,不同種類的職位薪資差別很大。
去「中間化」、「去邊界化」,將大量取代現職員工
數字經濟將為企業(yè)帶來巨大變革,除了“去中心化”可以縮短供應鏈的串接流程,而“去邊界化”更讓企業(yè)擁有跨域發(fā)展的商機;這些借由科技快速進步所帶來的改變,將促使上班族須具備更高的知識與技能,同時面臨更低的保障,隨時有被機器取代的風險!
根據普華永道(PwC)的報告顯示,未來15年,美國16~24歲的年輕勞工,有39%的工作可能被自動化取代;而勞動市場約有47%的勞動者因為從事的是重復性的中階工作,也有被取代的高風險!如果這群人不能重新學習技能,將很難重返職場!
新冠疫情肆虐,讓全球上班族啟動了一場史上最大規(guī)模的在家上班(WFH)實驗,歐美各國長達15個月,Google、Apple已無法召回所有員工返回工作崗位,傳統(tǒng)、制式的工作模式已逐漸式微,企業(yè)與職場工作者在疫情沖擊下,開始思考遠程工作、居家上班的優(yōu)點與效益,即使傳統(tǒng)的“面對面”上班模式,也在“人命關天”的前提下,突破了觀念與資源的限制,“朝九晚五”、“集中在辦公室工作”的樣態(tài),遭遇檢討與改革的挑戰(zhàn)。
問問上班族,想繼續(xù)在家上班還是返回辦公崗位,應該有過半數的人,希望維持在家工作, 或是每周出勤2~3天,因為長期在辦公室工作,除了浪費通勤的時間,也有礙身心健康;歷經這波在家工作的體驗后,大家覺得在家工作更能專注、不被干擾,也能讓工作與生活平衡。
大多數離開辦公室的上班族,在新冠病毒的威脅下,思考的不是只有如何克服萬難,達成工作使命,還有更深層的人生與工作意義,在家上班即使有許多的優(yōu)點,但是,仍然讓許多上班族拉長工時、增加會議頻度,同時工作與生活的界線也變得模糊。
大離職潮對上班族的影響
在揮之不去的疫情陰影與不確定的未來,讓職場工作者更珍惜自己,不想為了工作付出所有的時間與心力,并且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與價值。加上許多雇主并未考量員工的處境,導致歐美出現“大離職潮(The Great Resignation)”的現象,25~40歲的Y時代工作者,渴望更人性化的管理制度,也更重視工作的目的與成就感!
然后,疫情促發(fā)的去中心化、分散組織結構,已經成為企業(yè)經營必須正視的新模式,同時疫情引發(fā)的恐懼與人們對待生活及工作的思維也產生質變。而歷經疫情風暴的上班族,更必須有下列的認知,以迎接后續(xù)的職場挑戰(zhàn)!
第一)專業(yè)必須跟上時代的趨勢
不管學什么專業(yè)、身處何種產業(yè)與職務,必須跟上時代的腳步;結合線上商模、善用數字科技、加速跨域交流與整合,同時,不能停止閱讀與學習,因為創(chuàng)新的元素,源于追求新知、擁抱改變的移動力。
第二)時間不等人,速度決定成敗
未來競爭速度的時代,沒有“萬事俱備”的一天,“東風”不是等來的,而是創(chuàng)造出來的;誰能運用有限資源,在最短的時間內,做最多有意義的事、產出績效,就是市場的贏家。而企業(yè)找高手,不會受限短期的變數與危機,只要是戰(zhàn)將,公司永遠“虛位以待”。親愛的朋友們,工作與職場的挑戰(zhàn)只會越來越艱難;“成為職場高手,不是你的選擇,而是時代的要求”。
第三)誰是關鍵人才?疫情給了新答案
未來的企業(yè)組織,只會存在兩種人:“能整合資源的主管”與“關鍵人才”;其他的人力,都會被信息系統(tǒng)及AI人工智能取代。 “極簡化的經營模式”將會成為主流;而支持企業(yè)營運的關鍵人才,必須具備“更寬廣的思維”、“更多元的執(zhí)行力”、“更彈性的作業(yè)模式”、“更強的紀律”以及善用應運而生的“科技與智能化平臺”,可以預見的是,“百中選一”的選秀競爭,只有真正的人才才能獲得青睞!在新冠病毒疫情的摧殘下,企業(yè)“關鍵人才”已被重新定義,面對這樣的人才啟示,企業(yè)與個人準備好了嗎?
第四)“危機就是轉機”,是針對有想法的人
我們無法改變環(huán)境,只能調整自己;當大家坐困愁城、被鋪天蓋地的疫情信息籠罩時,“有想法的人”不會裹足不前、平白虛度光陰。人類處于與COVID-19對抗的重要階段;卻也是上班族面對職涯變局的關鍵時刻!
最后,謹以美國作家馬克?吐溫的名言來與讀者共勉:“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兩天就是出生那天和發(fā)現人生目標的那天。(The two most important days in your life are the day you were born and the day you find out why。)在亂世之中,所有的上班族都要再深切的省思,重新探索人生中最重要的第二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