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博物館和公眾之間,志愿者群體是非常重要的橋梁。介于博物館專業(yè)人員和普通觀眾之間,他們不遺余力地向觀眾傳播博物館專業(yè)知識、文化及理念,可以說是推廣博物館意義與使命的社會大使。
走進博物館,隔著櫥窗欣賞各個展館的藏品時,觀眾總會有走馬觀花的些許遺憾。此時,若有一名熱情友好的志愿者來到身邊細致講解,無疑是及時雨,讓觀眾感到不虛此行。
震旦博物館志愿者招募及培訓工作自2012年底就已正式啟動。5年來,每年都有數(shù)百名社會大眾報名,經(jīng)過面試,最終確定志愿者團隊編制。2017年的招募工作在5月完成,6月在檔志愿者人數(shù)達296人。緊隨其后的培訓工作,由館長、學術組組長、資深講解員、服務組專業(yè)同仁分別進行了文博知識、講解技巧、服務禮儀等有關內(nèi)容的教授。目前,在崗的志愿者來自各行各業(yè),有醫(yī)生、律師、中學及大學教師、家庭主婦、大學生、退休人員……一到周末,前來博物館服務的志愿者平均有十多人。本年度,志愿者于濤更是在上海市《中國故事——全國博物館優(yōu)秀講解案例展示推薦活動(志愿者組)》中榮獲三等獎,是震旦博物館整個團隊的可喜收獲。
成為震旦博物館的導覽志愿者,除了需要通過較長時間的系統(tǒng)培訓,同時還必須通過嚴格的現(xiàn)場考核。于濤除了接受培訓之外,還把大量的時間用在展廳學習之中,和觀眾交流,了解觀眾的興趣點,把專業(yè)的文物知識和不同觀眾的需求相結合,從而打磨、提升導覽技巧。針對小朋友觀眾,她能夠循循善誘,充分激發(fā)兒童的好奇心;針對老年人觀眾,她能夠把文物中所表達的意義內(nèi)涵和日常生活做結合;針對白領年輕觀眾,她結合文物引申出時下人關心的情懷,擅用多媒體展示手法,拓展了文物的情感內(nèi)涵,讓所有聽過她導覽的聽眾都印象深刻。
這些志愿者的初心,出于對中國文物的喜愛,更可以看見公益奉獻精神。“這里的文物和我們過去在其他地區(qū)所接觸到的有許多不同,其中的陶俑和佛像尤其,來震旦學習讓我們更了解了中華民族更多更深厚的文化底蘊。”平日身為律師的呂先生在工作之外,都會為博物館留出做志愿者服務的空余時間,他說:“與其說是我們的服務奉獻給社會,不如說是博物館和志愿者的工作給了我們學習和提升自己的機會。”他還強調(diào):“即便工作忙碌,志愿者工作讓我很享受,一定會一直堅持下去。”
在世界五百強外企公司上班的Karen也說:“觀眾的鼓勵是我們堅持的原動力。”由于平時工作忙碌,Karen的志愿講解服務都是選擇在周六、周日進行。對于當志愿者她并沒有什么華麗的辭藻來形容她的工作,只是說,這是一件有意義的工作,自然會很盡心地對待。盡管參觀人數(shù)多的時候,每位導覽員都會超時回答觀眾的疑問,但感到很充實。每次講解完,得到觀眾的認可,聽到感謝的掌聲時,心里都會感到特別滿足。在講解的過程中與觀眾互動,也會讓自己學到很多知識。
博物館志愿者就是這樣一群人:他們接受了嚴格篩選與訓練,放棄了自己的休息時間,在準備講解之前要記大量的資料,在展館里一站就是幾小時……而這一切,又都是“義務”達成的。震旦博物館擁有了一批高素質、高品德的志愿者,壯大成為一支社會化、專業(yè)化的隊伍。走進自己心中的殿堂,他們滿懷喜悅;擔負起神圣的社會責任,他們兢兢業(yè)業(yè)。他們用真誠和信念不斷追求、傳播著文物知識,牽著觀眾的手去“觸摸”古老文明的氣息和脈搏……